以色列军队在叙利亚缓冲区建立临时军事哨所 (以色列军营)
当地时间 25 日,以色列国防军 (IDF) 宣布,正在叙利亚境内、叙以两国之间的缓冲区内建立临时军事哨所。
以军表示,建立临时军事哨所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整个冬季期间以军部队能够在叙利亚南部地区展开防御行动。一旦以军离开缓冲区,这些军事哨所将会被拆除。
以军此举引起了叙利亚政府的强烈谴责。叙利亚外交部表示,以色列在叙利亚领土上建立军事哨所是“公然的侵略行为”,违反了国际法。
叙利亚政府呼吁国际社会谴责以色列的行为,并要求以色列立即从叙利亚领土上撤军。
以色列与叙利亚之间的缓冲区是在 1974 年以色列和叙利亚签署停火协议后建立的。该地区由联合国观察员部队 (UNDOF) 负责监督。
近年来,以色列军队多次进入叙利亚缓冲区,对叙利亚政府目标进行空袭。以色列政府声称,这些空袭是针对伊朗支持的武装团体的自卫行动。
叙利亚政府否认了以色列的指控,称以色列空袭是为了破坏叙利亚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联合国安理会多次谴责以色列在叙利亚缓冲区的军事行动,并呼吁以色列尊重停火协议和国际法。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战争过程
阿拉伯国家军队发起进攻后,埃及军队从阿里什分两路开入巴勒斯坦。 北路以第一旅为主力共5000人,沿海岸公路通过加沙向特拉维夫进发。 由于以色列军队在特拉维夫南方拼命抵抗,夜间袭击了埃及军队先头部队的后方,从而使埃军慌乱不堪,接着以色列人又召开记者招待会声称埃军供应线已被切断。 消息传到开罗,埃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停止攻击特拉维夫,这一挫折,成为埃军在这次战争中的转折点,特拉维夫再没受到埃军攻击。 埃军攻击改变目标,转而占领内格夫的一些要地及公路干线。 南路第4旅经过比尔谢巴、希布伦,向耶路撒冷进发。 叙利亚军队以2个机械化旅从库奈特拉出发后,首先向太巴列湖南端出击,他们陆续攻克了约旦河两岸的三个犹太居民点,接着向尼加亚居民点出击。 此后,他们在太巴列湖南端这一地区同以军激战。 外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向耶路撒冷派出了“阿拉伯军团”的精锐部队,一心想夺取这个城市,成为“耶路撒冷之王”。 所以,战争开始后,阿拉伯军团就直捣这一城市。 5月18日,阿军占领耶路撒冷旧城阿拉伯人区,同时,包围了旧城的犹太区。 接着,阿拉伯军团向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新城发动进攻,占领了耶路撒冷通往海岸平原公路的要地特伦,切断了以色列人的增援。 旧城犹太人投降,新城中的犹太人也弹尽粮绝,饮水困难。 然而,军团不了解这些情况,没有抓住这一机会,他们只满足于打一些小仗,发动一些有限的进攻,使耶路撒冷新城的战斗出现僵局。 伊拉克军队先是向北部的盖谢尔和贝桑进攻,进展不大,转而进攻纳布卢斯,投入了1个装甲车团、一个步兵团以及一个有三个航空中队支援的机械化旅。 相继占领了纳布卢斯、杰宁和离地中海只有11英里的图勒卡姆,并威胁着犹太城赫德拉,几乎达到海边,眼看将以色列军队拦腰切断。 但伊军未能继续进行攻击,丧失了战机,以军乘机向杰宁反扑,但被伊军击退。 黎巴嫩军队在北部的进攻规模较小,它先是攻占了马勒基亚边防哨所,后被以色列夺回。 黎军再次攻占此地,并固守到战争结束。 综观战争初期的形势,阿拉伯国家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以色列军队节节败退。 以军的将领惊呼,以色列军队无法抵挡阿拉伯国家军队的进攻,全军已处于崩溃边缘。 为扭转战局,以色列总理急电以色列驻联合国代表埃班说:“以色列急需几周的时间来重新组织和装备军队”,“以色列需要立即停火”。 开战的第三天,美国代表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 苏联代表也要求安理会立即表决,并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它们停止行动。 英国最初反对美国的建议,并声称继续给予阿拉伯国家援助。 但不久,英国因为财政上有求于美国,又同意了美国的建议,并撤走了阿拉伯军团的英国军官,停止向埃及、伊拉克、外约旦提供武器。 阿以双方同意停火四周。 停火给以色列喘息之机,它最大限度地利用四周停火,为而后的战争作准备。 首先是扩充兵员。 经过三周的战斗,以色列军队伤亡惨重,到6月处,总兵力只有4万人,其中战斗人员2.3万人。 为此,以色列当局下达了命令:1.征集17岁的男女青年接受两个月的训练;2.召集36—38岁的男女服现役,动员42岁以下的男子构筑工事;3.35岁以下的男子即使有两个以上的抚养者也要服兵役。 同时,把大量犹太人移居以色列。 其次是采购武器。 以色列从美国、英国进口了轰炸机,从法国运来了坦克和大口径火炮。 尤其是从捷克获得了大量轻武器、野战炮、炸弹和炸药。 以色列还从国外购买了小型舰船和巡逻艇。 这样,以色列陆海空三军已初具规模。 第三是进行军事改组。 国防军编成4个军区,明确了个军区所分担的作战地域。 经过周密的准备,以色列军队已由开战时的3万多人发展到6—10万人。 而阿拉伯国家在停火期间仅仅进行了驻军地域内的调整,埃及野战军增加到1.8万人,伊拉克军队增加到1.5万人,叙利亚和黎巴嫩募兵后兵力也有所增加。 但阿拉伯国家正规军不过4.5万人。 以色列军队的第一次进攻至第二次停火(1948年7月9日—10月14日)1948年7月9日,经过充分准备的以色列军队向阿拉伯军队发动攻击,这次进攻名为“十天进攻”,至7月18日结束。 阿拉伯国家由于内部分歧,没有统一的军事计划,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地位。 相反,以军作了充分准备,他们在全境确立了统一的军事领导和指挥机构。 战争重起后,以军的进攻方向重点放在中部战线。 以军集中4个旅的兵力,向特拉维夫东南12英里的卢德和腊姆拉城实施突击。 该两城由“阿拉伯军团”占领,是巴勒斯坦东西和南北的交通要枢纽,对以色列威胁较大。 当以色列两个旅向两地发动进攻时,“阿拉伯军团”司令格拉布借口后勤供应困难,需要缩短战线,放弃两城,使以色列军队于7月11、12日就占领了两地。 打开了通往耶路撒冷的走廊。 在北线,以色列部队向叙利亚军队发动进攻,企图夺回米什马尔哈耶丁居民点,把叙利亚军队赶往约旦河东岸,但被叙军击退。 于是,以军改变进攻方向,主力西移,向拿撒勒地区和加利利北部的黎巴嫩军和阿拉伯解放军发动进攻。 以军2个营利用夜间实施突袭,占领了沙德阿姆尔和拿撒勒,并进而夺取了整个加利利地区。 以色列军队的另一条进攻路线是进攻耶路撒冷。 首先进攻马纳哈和艾因卡里姆谷地,接着进攻旧城并占领耶拉赫贾拉,切断阿拉伯人至新城的道路。 经过反复争夺,以军攻占了马纳哈谷地,但对耶路撒冷旧城的进攻在锡安门附近被击退。 联合国关于阿以停火令生效。 十天的战斗,以色列夺取了阿拉伯约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改善了自己的战略地位。 在第二次停火期间,以色列大力推行移民计划,不断扩充军队和武器装备。 到10月初,以军总数为9万多人,有100多架飞机和16艘舰船。 相反,阿拉伯国家在第二次停火期间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战局每况愈下,到了不可扭转的地步。 以色列军队的第二次进攻至战争结束(1948年10月15日—1949年3月)10月15日,以色列军队破坏停火令,向阿拉伯军队发起进攻。 这次进攻,以军主要目标是加利利地区和内格夫。 为此,以军成功地发动了几次战役。 (1)“约夫”战役战役发动前,埃及军队在内格夫的部署,缺乏纵深,他们的阵地只分布在几条狭窄的防御阵地内。 10月15日—21日,以色列军队针对埃军的弱点,发动了“约夫”战役。 15日下午,以色列空军首先袭击了加沙、马杰达勒、拉法和阿里什等城镇,破坏了埃军的通信体系和指挥机关,同时,通过袭击阿里什等地的机场,使埃及军队丧失了制空权。 随后,以军在夜间发动进攻,在西线抢占了公路上的阿什克伦。 与此同时,以军在东线埃尔曼西亚以东实施突破,切断了埃军由马杰达耶到贝特贾夫林的横穿公路。 接着,以军向埃尔曼西亚、法卢贾、伊拉克苏维丹要塞发动进攻,没有得手,转而向另一重要据点胡莱卡特发起进攻,并于19日夜间攻占次地。 从而打通了通向内格夫的通道。 21日,以军攻占内格夫首府比尔谢巴,这样,以军控制了除法卢贾和加沙地带以外的整个内格夫北部地区。 (2)“希拉姆”战役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地区一直由法齐.卡伍吉所指挥的“阿拉伯解放军”所控制。 10月中旬,卡伍吉军队利用以色列军队同埃及军队作战之机,对夏吉克——阿贝德地域内的以军发起进攻,夺得了能控制胡拉湖谷地的控制权。 于是,以色列军队实施了“希拉姆战役”,企图把卡伍吉的军队全部消灭或完全赶出巴勒斯坦。 10月28日至30日,以色列军队展开了“希拉姆战役”。 以军派遣两支部队,分别从南面和西面实行佯攻,然后以东西
叙利亚战争结束了吗
叙利亚战争是否宣告结束?
随着俄罗斯与土耳其军队在叙利亚幼法拉底河东岸的m4公路执行的联合巡逻任务,围绕叙利亚局势的焦点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当地时间3月31日,按照双方先前达成的协议,俄土两国的装甲车共同完成了这一任务,确保了通往大马士革的交通要道畅通无阻。
之前,俄土联军的联合巡逻曾遭受武装分子的袭击,迫使双方中途终止行动。 而如今,叙利亚伊德利卜省的局势已经逐步稳定下来。 此次的联合巡逻不仅没有遭遇袭击,公路沿线哨所的情况也一切如常。 这似乎标志着叙利亚历经近十年的内战正走向一个转折点。
尽管各方势力在叙利亚仍呈现胶着状态,土耳其与库尔德人、叙政府军与土耳其军队之间的紧张关系依然存在,加之以色列、伊朗、俄罗斯和美国等军事强国的军事影响力,叙利亚局势仍如一个火药桶般危险。 但近期多方积极的信息表明,局势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随着俄土两国签署和平协议,土叙两国武装冲突已宣告停止。 值得关注的是,土耳其在美国的斡旋下正与库尔德武装签署停火协议,这无疑为叙利亚减少了另一大冲突隐患。 更令人瞩目的是,有消息传出,大量库尔德武装人员正寻求与大马士革接触,意图编入叙利亚政府军。 这一系列事件虽未能彻底切断叙利亚战争的根源,但至少为叙利亚带来了一段难得的平静时光。
这种局面的转变并非源于某方的妥协,而是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悄然改变了叙利亚的局势。 除了伊朗成为疫情重灾区外,土耳其也紧随其后,疫情严重。 面对疫情的威胁,土耳其因疫情压力而不再继续扩大军事行动。 与此同时,一直被美国大兵保护的库尔德武装也因未能从美国获得防疫物资而不得不寻求与叙政府的合作。 此外,驻叙美军在疫情期间也选择保持低调,不再惹是生非。
可以说,疫情的到来促使叙利亚冲突各方为了应对新冠病毒的侵袭而自动放弃攻击行为,为叙利亚创造了一个罕见的平静环境。 虽然解决叙利亚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当前局势的发展无疑给人们带来了一丝希望,也许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片交战多年的土地能够逐渐走向真正的和平与安宁。
黎巴嫩内战的各国的干涉
基督教派得到黎巴嫩军队支持,伊斯兰教派则得到巴勒斯坦游击队支持。 基督教派民兵的装备和训练优于对方,在战争初期稍占上风。 1976年1月初,黎长枪党武装在部分黎政府军参与下,包围了3个巴勒斯坦难民营,巴解武装对黎军进行坚决反击。 以黎巴嫩社会进步党为首的黎“左派”势力配合巴解,向马龙派据点发动牵制性进攻。 在叙利亚默许下,巴解正规部队“巴勒斯坦解放军”和巴解“闪电”部队8000人同时从叙利亚境内开入黎巴嫩,对马龙派武装形成压倒优势,控制了黎大部地区,黎巴嫩军队发生分裂,穆斯林官兵约6000人宣布成立“阿拉伯黎巴嫩军”,公开倒向伊斯兰教派;另有部分黎军中立,致使基督教派的力量大为削弱,黎政府面临垮台。 1976年5月,叙利亚总统哈菲兹·阿萨德应黎巴嫩总统苏莱曼·弗朗吉亚(马龙派,任期1970-1976)的要求,派遣3.5万军队以“阿拉伯威慑部队”名义进驻黎巴嫩,并长期驻扎下来。 同年9月马龙派教徒萨尔基斯当选为黎巴嫩总统,并在叙利亚、以色列、美国和沙特的共同支持下,试图树立权威。 在叙利亚军事干涉和政治调停下,冲突双方开始谈判,但战斗时有发生。 不久,叙利亚军队同基督教民兵直接交战,叙军炮击了黎首都东区基督教派控制区。 此后,战斗逐渐平息。 基督教派武装力量逐渐恢复并有所扩大,其内部的强硬派势力开始对叙的干预不满。 1978和1981年,叙军与基督教民兵之间曾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 形势对基督教派愈加不利。 到 1977年,黎巴嫩分裂成由叙利亚部队控制的北部地区,由基督教徒控制的海岸地区以及由激进派穆斯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控制的南部几块飞地。 巴勒斯坦游击队以黎巴嫩南部为基地,多次潜入以色列袭击以军哨所、而且向以色列村庄发射火箭和炮弹。 1978年3月,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再次潜入以色列,袭击一辆公共汽车,为报复这一恐怖行动,以色列部队举行了代号“利塔尼”的军事行动,于1978年3月14日入侵黎巴嫩南部,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根据地发动毁灭性进攻,占领了利塔尼河以南的大片地区。 后以色列人遵照联合国决议撤出,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该地区。 1980年,叙利亚在黎巴嫩中部贝卡谷地集结兵力,后又在那里部署苏制萨姆-6地空导弹。 基督教长枪党人占领贝鲁特-大马士革战略公路附近扎赫勒周围的高地后,叙利亚对其发动大规模进攻;以色列出动飞机袭击叙利亚人,并轰炸贝鲁特地区,以示警告。 1981年7月24日,叙利亚和黎巴嫩基督教武装达成了一项临时停火协议,巴勒斯坦武装组织随即同黎政府军交战,夺占了黎南部大片地区1982年6月,以色列出动军队6万余人,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大举入侵黎巴嫩,深入黎境约90公里,占领约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同年8月下旬,在以军包围下,巴勒斯坦武装力量1.2万人撤出贝鲁特,分散到8个阿拉伯国家。 8月23日,基督教强硬派人物、民兵司令贝希尔·杰马耶勒当选总统,提出一切外国军队撤出黎巴嫩、解散所有教派武装、建立统一的政府军和实行全国和解等项主张,遭到叙利亚和伊斯兰教派强烈反对。 9月14日,贝希尔·杰马耶勒被炸身死。 其兄阿明·杰马耶勒继任总统。 暗杀杰马耶勒的凶手事后被查明是叙利亚特工,但是沙龙当时却指责巴勒斯坦人为凶手。 为了报复这一行为,1982年9月16至18日,长枪党进入贝鲁特西区的萨布拉和夏蒂拉难民营,制造了贝鲁特大屠杀,杀害人数从不到400到3万估计不等,虽然凶手是长枪党,阿里埃勒·沙龙和以色列军队却成了谴责的对象。 1982年8~9月,美国与法国、意大利等国组成多国部队,进驻黎巴嫩,企图以直接的军事卷入为基督教派强硬势力撑腰,使其继续执行亲西方的政策。 在美国参与下,黎、以双方经过谈判,于1983年 5月17日签定了以色列从黎撤军的协议。 但由于该协议同时要求叙军和巴勒斯坦武装力量也撤出黎巴嫩,因而遭到叙利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伊斯兰教派的坚决抵制,无法执行。 同年10月底至11月初,基督教派与伊斯兰教派领导人在日内瓦举行全国和解会议,但因双方的严重分歧而陷入僵局。 会后,双方武装冲突再次升级。 以色列军队从黎巴嫩舒夫山区撤出后,德鲁兹教派民兵在其首领·琼布拉特率领下,与基督教派民兵和黎巴嫩政府军激烈交战,占领该地区。 1983年4月18日,美国驻贝鲁特使馆被炸,50多人死亡。 同年10月23日,在事先未得到任何警告的情况下,美国和法国在黎巴嫩的维和部队驻军司令部相继被炸,美军死239人,法军死58人。 黎局势的恶化,使美国进退两难。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决定采取“收缩”政策,于1984年2月7日将海军陆战队撤出,并命令海军战列舰只轰击叙军和伊斯兰教派武装在山区的阵地。 由于面临国家分裂的危机,杰巴耶勒主张通过全国和解,由长枪党、马龙教派、德鲁兹教派、逊尼派、什叶派以及其他各派政治领导人谈判,解决分歧,以达到稳定政府之目的。 该年12月,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及其追随者在的黎波里受到由叙利亚支持的内部反对派袭击,被困6周之久,后被迫撤至一艘挂有联合国旗的希腊轮船上。 阿明·杰马耶勒总统在困难形势下,转而采取依靠叙利亚调解,和平解决黎问题的方针。 同年3月5日黎巴嫩政府宣布废除1983年5月黎、以关于撤军的协议。 3月12日第二次全国和解会议在瑞士洛桑召开,两大教派领袖就实行停火、成立制宪委员会等问题达成协议。 此后,国内大规模武装冲突暂告平息。 1985年 1月以色列内阁在内外压力下,决定从黎南部撤军。 6月撤军基本完成。 1984年4月黎巴嫩民族联合政府成立后,由于各方对政治改革和重建军队等问题意见不一,各教派之间以及一些教派内部不断出现新的摩擦与分裂,局势更趋复杂。 叙利亚自1976年6月初以来,在黎境内一直驻有3万左右军队。 这时它支持伊斯兰教什叶派和德鲁兹派两大民兵武装,同对政治改革持强硬态度的基督教民兵组织黎巴嫩力量战斗,为牵制什叶派阿迈勒民兵和德鲁兹民兵,经黎方默许,巴解武装从1985年起陆续重返黎巴嫩。 后者随即与阿迈勒民兵武装发生矛盾,1986年9月双方爆发大规模冲突。 1985年9月初,叙利亚推动15个伊斯兰教派组织成立民族团结阵线,鼓动一些亲叙的知名人士要求阿明·杰马耶勒总统下台。 黎巴嫩力量领导人胡贝卡在强大政治、军事压力下,接受叙的调解,于12月同伊斯兰教什叶派和德鲁兹派达成了结束内战、进行政治改革的协议,为全国和解带来了新的希望。 但由于各教派之间及其内部矛盾错综复杂,受外国势力的影响远未消除,真正的和解迄今未能实现。 1987年2月,什叶派阿迈勒民兵在叙利亚支持下包围夏蒂拉、萨布拉等多处巴勒斯坦难民营,用重炮、坦克轰击难民营,造成数万人伤亡。 为解救难民,联合国向被围难民营派出紧急救援队。 1988年4月,什叶派穆斯林阿迈勒运动民兵与真主党民兵在贝鲁特南郊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 交战初期,阿迈勒武装控制了大部分什叶派居民区,真主党民兵遭严重挫折。 但真主党民兵在伊朗革命卫队支援下,重新集聚力量发动反攻,夺回贝鲁特南郊80%的地区,双方死伤千余人。 1989年3月14日,黎基督教强硬派人物、黎政府军原总司令米歇尔·奥恩发动“解放战争”,旨在将叙利亚军队赶出黎巴嫩。 导致了以奥恩政府军及基督教民兵为一方,叙驻黎部队及穆斯林民兵为另一方的大规模炮战,造成5,000多人伤亡、数十万人逃离及1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为结束内战,在阿盟主持下,黎各教派首领1989年9月在沙特开会,通过全国和解的《塔伊夫协定》,但奥恩拒不承认黎新政府和当选总统。 1990年10月13日,趁着伊拉克出兵科威特,造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无暇顾及黎巴嫩之机,叙利亚政府支持的黎政府军在叙军坦克、飞机支援下攻入贝鲁特东区,闪电般击溃基督教军队,奥恩战败出走,残部投降。 黎政府开始在全境行使权力,着手实行将所有派别武装撤出首都的“大贝鲁特”计划。 至次年5月,除部分真主党武装外,黎各主要派别武装均撤出贝鲁特,交出武器宣布解散。 长达15年,造成14万人死亡和数百亿美元经济损失的黎巴嫩内战基本结束。
本文地址: https://72y.baiwanlian.cn/article/a8f74a2f2a8fa5b69e38.html